請不要憎恨水貨客 — 他們與當年於獅子山下耕耘的香港人其實相差無幾。運用創新思維與之共處才是當下應行之道。
屯門於反水貨高潮過後一片狼藉,我們竟因為接受不了一小撮人的小型生意而落得被噴胡椒噴霧的下場。
買賣有價
曾有數以百萬計來自中國大陸的難民來到香港,當中不少人藉著行商白手興家,不辭勞苦的創業精神將無數貨品帶至世界每一角落。從早期出口本地產品,再到近年轉口內地貨物,香港作為貿易港讓全球受惠的地位正是令這城市享譽國際的關鍵。
這個令港人引以為傲的傳統一直透過運貨飛機、貨櫃碼頭和跨境貨車得以承傳。20呎標準貨櫃、貿易額和就業數量成為了我們的計算單位。但較少人注意的是,全球無數顧客亦因香港的貿易及物流業而得以享受更低廉的貨品價格。香港、中國乃至全球都因有人不斷在背後將貨品從A地人手轉售至B地而受惠。
貿易是我們的生存之道
香港的天然資源都需要從外地進口。我們的食物和水源來自中國,小麥和牛肉來自加拿大,葡萄酒來自智利,大豆來自巴西,嬰兒奶粉來自荷蘭及紐西蘭等地。貨品的擁有者樂於將其賣至香港,原因無他 – 因為我們肯掏腰包。
買家從外地購入貨品只因他們深信轉售後能獲得利潤。而對利潤的期望正是貨品源源不絕流入香港的原動力。亦因為如此,我們才能享受或販賣遠超於我們生產力的貨品數量,確保就業及財富。
曾經有一群身無分文的內地人來到香港行商,幾經辛苦成就了獅子山下的東方之珠。但現今港人對水貸客的憎恨實與我們一直引以為傲的精神背道而馳。
奶粉狂潮
一提到嬰兒奶粉,港人就像被衝昏頭腦,忘記了即使每天的新鮮麵包,其實也是經由一套完整的貿易生態系統轉至他們的餐桌上。而事實也證明,香港並沒有嬰兒因沒奶喝而飢腸轆轆,只有家長因找不到最合心的牌子而滿肚怨言。神奇的是,我們的政府竟立法並以納稅人的金錢來滿足某些人的方便,在商人頭上動刀。這些人堅持有權監管一些他們並沒見過,不是由他們製造,更不是由他們帶來香港的貨品。與其漫罵水貨客,何不開展自己的貿易生意?
通權達變
若然港鐵設施被過度使用,便需要用創新辦法解決。這裡的創新並不是甚麼驚世創舉,只需向攜帶超額行李的水貨客徵費並讓他們在一個劃定地區收拾(再收取合理的附加費),又或是在車站劃出攜帶行李者專用行人路及專門車廂,像部份港鐵頭等車廂一樣再收取附加車費,則水貨客不需忍受他人的怨言,其他港鐵使用者亦無需面對人滿為患的困窘。
利用工廠大廈作為販賣點其實亦不失為一種辦法。這些大廈的大型升降機和非住宅區的格局能減少對居民帶來滋擾。但這個辦法的前提是會造成選擇性執法,影響法治,推高風險並可能引起貪污,這並不是一個理想的情況。但若能使之形式化,將棄置的工廠大廈當作促銷場地,則能創造一個三贏(買賣雙方以及當地住戶)的局面。
以「水」投水:
– 徵收超額行李費用
– 劃出指定地區讓水貨客收拾行李 (並收取附加費)
– 在車站劃出攜帶行李者專用行人路及專門車廂
– 使工業大廈作商業用途形式化
– 嚴格執法,同時提供促銷場地給水貨客
互惠之道
當然會有人因擠迫的社區和遭到「騷擾」的生活而感到不快,但一個行之有效的民主制度能調和各方的首要考慮和爭端。若我們不能在現狀中找到商機,那是因為整個社區 – 不單單是政府,亦包括社會及商界 – 都失去了曾經的創業思維。本人曾在兩年前撰寫文章提出類似觀點,但時至今天仍不見改善。現在問題已經成為燃眉之急,解決爭端更待何時。
警方昨天以強硬手法應付示威者,但政府並不應聽從煽動者和自以為是受害者的人的要求,加強諸如限制奶粉出口等等的法例。相反,政府應致力鼓勵市民從中尋找商機,將香港引以為傲的精神承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