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那一套是不會管用的,要留住港人的心,中央就應坦誠相對。
歡迎來港,張委員長。
承蒙到訪,喜不自勝。地磚膠水,重重水馬,請您檢閱。便是刁頑泛民,亦盼能與您有一席之談。
希望您老人家能多來訪。老實說,我們感到被忽視了。當然了,與那由9人管治的13億多人相比,我們這700多萬人可能比較難伺候,但言論自由同時確保了我們會是最大聲的一群。
某些人確藉言論自由提倡港獨。但如果您能透過「代理人」們 — 那些喉舌報的編輯、愛國學者、中聯辦及以梁振英為首的官員 — 傳達對我們的關心,事情可能不會發展到如斯田地。
但我們卻等不到您的愛,也看不到共創未來的遠景。圍繞港獨的爭論把形勢推向衝突邊緣,揭示了事情走錯了什麼方向。
很多選擇留在香港的港人(他們不少挈親均選擇離港),都希望為大家的未來共同付出。北京以往會用錢解決,包括容許更多中國大陸旅客來港消費,批准股市建立聯繫令香港的金融業受惠,批准中港之間的「更緊密經濟貿關係」令香港的商界渡過難關,但始終未能收買人心。
北京在掌控之下給予港人更多財富收入,改善物質生活水準,是不能平息有關香港自治或香港獨立這些訴求。
葉劉淑儀最近在香港外國記者會演講時,被問及為何香港應該成為中國一部份。她的答案是:「歷史。」她之後為這個說法解釋,很多上了年紀的港人都有她這種思維,他們都是用過去的經驗去判斷將來。
「香港從來都是中國一部份!」這個理據很不堪。對支持香港留在中國的人來說,更不堪的是,分離份子以此為原因,堅定推動港獨。港獨支持者眼中的中國歷史,全是鬥爭、貪污和打壓人權的歷史,他們也預料中國在二十一世紀不會有什麼改變。引用古代中國的偉大成就來說服港獨支持者,是對牛彈琴,港獨支持者追求的是將來,可以展現身份認同和尋夢的將來。中國近年的經濟統治力令部份人感到,他們不過為了服務搭上中國經濟發展快車而獲利的人而活。
年輕港人未來將成為香港各行各業的領袖,或者成為港人移民的中流底柱。要令香港人放心給香港留在中國,方法不是灌輸沉悶乏味的歷史,亦不是恐嚇他們香港不留在中國會有嚴重後果。香港人不需要金錢,也不需要被北京的「專家」指手劃腳。
要令香港人心回歸中國,有兩個元素:愛與尊重。
加拿大第二大省份魁北克省的獨立運動,其影響力曾經有過數十年歷史。三次有關魁北克自治和獨立的公投,支持的一方三次均差一點便勝利。魁北克獨立運動最終式微,原因是整個加拿大均展現出對魁北克的愛和尊重。
沒錯,愛的前題是有條件,例如加拿大聯邦政府要求魁北克自治政府不准再炒作含糊的自治議題,以及「留底或離開」這類直接要求魁北克人決定是否獨立的議題,令對獨立有幻想的人意識到魁獨運動不再有前途。
真正說服魁北克人留在加拿大的,是加拿大全國民眾,他們用自己的私人時間和金錢前往魁北克,向魁北克人說加拿大民眾愛魁北克、尊重魁北克,甚至視魁北克是加拿大人身份認同的一部份。沒有魁北克的加拿大不是加拿大,這個想法不是所有人均認同,但是大部份人所想。隨着魁北克人的教育水準不斷提高,接觸加拿大其他地方的次數不斷增加,他們發現年輕一代的加拿大人愛也尊重魁北克,並視魁北克人為朋友甚至伴侶。
為了以示尊重,加拿大聯邦政府把雙語政策納入成為全國政策。這項政策極具爭議,而只有行內人才明白的細節,更經過數十年的討論,最終令魁北克人接受留在加拿大,原因是魁北克人感到留在加拿大是很自在。渥太華為了尊重魁北克的自主權,下放了部份權力,例如給予魁北克有移民審批權。隨着時間過去,魁北克不再有人提及獨立,主張魁獨的政黨仍然存在,但不過是成為選民欲踢走主流的中間左派政黨時,一個同樣是中間左派的代替品。
或者,除了移民審批權外,以上的政策均不適用於香港,但要消滅獨立運動,方法仍然是真正展示愛,以及透過實質政策以示尊重。愛與尊重會令蘇格蘭留在英國,同樣令比利時和瑞士的不同族群得以維繫。
要避免犯下同樣錯誤,北京和主張香港應留在中國的人,必須戒除用錢收買愛與尊重,這種典型華人父母向子女展示愛(而不是論功行賞)的做法。老一輩的港人或許認同,但年輕一代毫無疑問不會視自己是對父母唯唯諾諾的孩子,而是有身份認同、主張和目標的成年人。隨着中國或香港的經濟下滑,只有愛才可以維繫香港人與中國。在尊重法治的前題下,透過立法令實質的政策有改變,才可確保港人不會再對北京出現信心危機。
張委員長,當你的代理人斥責港人不禮貌或忘恩負義時,港人會認為他們的訴求不獲尊重。當你的幹部同志破壞香港法治和壟斷香港的制度時,我們不會感受到愛。當主張香港應留在中國的人以歷史為理由迫使港人接受香港是中國一部份時,年輕的港人不會認為當香港成為中國的城市時會有前途。
當溫家寶在淘大花園探望在沙士期間失去母親的家庭時,香港人感到到愛。北京向港人展示尊重的最佳做法,是保持香港的制度獨立,以及給港人能真正選出行政長官。
這樣,港獨便沒有未來,只不過,正正是沒有愛與尊重,港獨運動才大行其道。
張委員長,歡迎蒞臨香港。愛與尊重可令我們同氣連枝。